八道横行小说 > 复山河 > 第五百六十三章 、扬州兵变
  南京城。

  持续恶化的局势,没有让朝廷团结起来,反而让党争变得越发激烈。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内阁众人再一次联手,只不过他们高估了自己的影响力。

  清流集团把局势恶化的锅扣在他们头上,勋贵集团跟着煽风点火,其他朝中派系也在推波助澜。

  随着杜宇瀚被押解进京,党争也进入到了高潮阶段。

  “看来他们是铁了心要倒阁,为了达到目的,连大局都不顾了!”

  万怀瑾一脸铁青的说道。

  局势糜烂,确实需要背锅侠。

  本以为抛出几个弃子,就能平息舆论。

  万万没有想到,此举竟然引发了更大的风波,直接让火烧到他这位首辅身上。

  眼前这堆积如山的弹劾奏书,有一半都是冲着他来的,另一半则是其他几位阁臣的。

  皇帝年幼,内阁代为执掌大权。

  这些弹劾奏书,颇有几分“堂下何人,为何状告本官”的意味。

  如果在太平年月,他们可以很轻松的压下风波,顺便再把上折子的“逆党”狠狠收拾一遍。

  可是这会儿不行。

  前线的局势本就危机四伏,再掀起官场大地震,只会让局面变得越发糟糕。

  “首辅,这不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么!”

  “从掀起改革开始,我们就站在了所有人的对立面。

  为了稳定民生,我们清查田亩打击土地兼并,得罪了士绅集团。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我们编练新军,得罪了勋贵集团。

  为了降低朝廷的开销,我们厘清吏治打击贪腐,又得罪了大量贪官污吏。

  放眼望去,遍地都是敌人,岂能不引起反噬。

  可惜改革未半,就遭遇北虏入侵,功败垂成啊!”

  贺正则伤感的说道。

  相较于历史上的几次改革,他们主导的这波改革,纯粹就是一个笑话。

  除了编练新军,真正付出实践外,其他的改革措施都停留在计划阶段。

  在是否推行的问题上,内阁都没法统一立场。

  最后还是首辅强行拍板,通过了改革计划,一众阁臣还因此发生了矛盾。

  因为行事不密,改革计划尚未全面推进,就闹的沸沸扬扬。

  吃过税制改革的亏后,大家都学精了。

  不等内阁采取行动,就先一步发起了反击。

  效果非常明显,党争开启之后,内阁的精力果然被牵制住了。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北虏会在此时南侵,更没想到勋贵系为了赌气,能够放任北虏南下。

  意识到情况不妙,各方也没有了退路。

  党争一旦开启,就不是想停就能停下的。

  任何一方做出让步,都是政治自杀。

  轻则被踢出权力中心,重则身死族灭。

  “贺兄不必这么悲观,纵使改革失败,历史也会给出一个公正的评价。

  食君俸禄,为君分忧。

  眼瞅着山河日下,如果不做点儿什么,我等岂能安心!”

  柏锦文笑着说道。

  外界眼中,他们这次改革,就是一场闹剧。

  可作为当事人,他们自己都清楚,这些改革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看似手段粗暴,导致了这次改革失败,实际上他们改革步伐设定每一步都很稳。

  按照计划,先团结文官集团编练新军,加强中央集权。

  掌控了军权之后,第二步才是厘清吏治打击贪腐。

  整顿完官僚集团后,才启动第三步清查田亩,打击土地兼并。

  完全是从易到难,逐步进行推进。

  改革失败,北虏入侵是次要因素。

  主要原因还是编练的新军,战斗力不及预期。

  连叛军都没打过,更不用说靠他们弹压四方,推进后续的改革。

  “历史评价,老夫是没功夫关心了,还是先顾好眼前吧!”

  “朝中那帮蠢货,满脑子都是利益,根本不考虑江山社稷。

  同他们商议国事,纯属浪费时间。

  现在到了抉择的时候,要不要向那帮武夫妥协,今天就给个准话吧!”

  贺正则摇了摇头说道。

  王朝末年的辅政大臣,就甭指望有好名声。

  参考以往的经验,倘若大虞就此覆灭,后世总结灭亡原因的时候,肯定少不了提他们这次失败的改革。

  确切的说,都算不上一次改革。

  除了编练新军之外,其他措施都停留在纸面上,根本没来得及实施。

  “前线战事失利,兵部需要为此负责,我可以卸任兵部尚书一职。

  待汉水侯的勤王大军抵达后,我就向朝廷告老还乡。”

  说话间,史清尘仿佛整个人都苍老了十岁。

  勋贵集团提出的条件,主要目的就是冲着兵部来的。

  与其被人赶走,不如自己主动一点,还能争取一个体面的结局。

  “史兄,不至于如此啊!”

  万怀瑾略显伤感的说道。

  眼下的局势下,要保住江山社稷,文官集团不做出退让是不可能的。

  可是把一位阁老,逼到自己辞职归乡,还是让他忍不住兔死狐悲。

  史清尘离开了,他这个首辅又能够在位置上待几天。

  估摸着等勋贵系掌控朝堂之后,他也一样要挪窝给人家腾位置。

  “万兄不必再劝了,前线战事打成这样,兵部首当其冲。

  无论有没有这次逼宫,我都没脸在位置上待着。

  兵部肯定保不住,但其他地方,还可以争取一下。

  为了保住江山社稷,暂时做出一些退让,也是可以接受的。”

  史清尘语重心长的说道。

  ……

  残阳如血泼洒在夯土城墙上,瓮城吊桥轰然坠地的巨响,震得护城河水面炸开银鳞。

  无数仆从军士兵列成龟甲阵推进,飞扬的战旗在朔风中猎猎作响,枪林如林刺向苍穹。

  “火铳手,射击!”

  城楼上传来守将嘶哑怒吼。

  “砰、砰、砰……”

  伴随着密集的枪声,子弹飞射向了草原联军。

  冲在最前方的仆从军士兵,瞬间成为了最大受害者,顷刻间便死伤一片。

  惨烈的一幕,让仆从军阵营出现混乱。

  “后退者,死!”

  后方督战的鞑靼将领面无表情的下达令,仿佛前方阵亡的不是己方士兵。

  护城河已经被填平,百余名力士正奋力推动下攻城车,狠狠撞向城门。

  一下,两下,攻城车还没来及撞击第三次,就听到一阵惨叫声从下方传来。

  滚烫的金汁,从城头倾泄而下。

  “火炮瞄准射击!”

  “投石机预备——放!”

  中军阵里响起牛角号,轰鸣的炮火声响彻天地。

  五十架回回炮同时抛射,百斤重的石弹带着尖啸飞越城头,砸塌西南角楼时腾起漫天烟尘。

  攀城队顶着枪林弹雨竖起云梯,钩爪死死咬住城垛,赤裸上身的死士嘴里衔着环首刀,手脚并用如猿猱般攀爬。

  一名士兵刚攀上城头,就被守军一刀劈开胸膛,滚烫的血溅在攻城者脸上,那人却狞笑着拽住对方脚踝拖下云梯。

  城上滚石檑木如瀑布倾泻,将云梯砸断成几截,坠落的士兵在半空发出凄厉惨叫。

  撞城锤第n次撞击城门时,门轴处终于裂开蛛网般的缝隙。

  攻城队长挥舞鬼头刀,劈开扑来的枪兵,将火把塞进裂缝中浸油的麻布。

  血腥的战斗,从清晨一直持续到黄昏。

  草原联军几度登上城头,最终都被守军赶了下去。

  原本坚固的城墙,已经出现了多出缺口,但最终还有被守军用血肉之躯堵住了。

  夜幕渐渐降临,鸣金收兵的号角从草原联军营地响起,守军官兵纷纷舒了一口气。

  终于结束啦!

  短暂的休息后,众人很快被伤员的惨叫声,重新拉回了现实。

  今天是活了下来,但是明天呢?

  援军迟迟不来,全靠城中军民,很难坚持到战争结束。

  白天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妇孺都都投入到了守城战斗中,替守军运送守城物资。

  为了守住城池,连府衙门前的石狮子,都运送到了城头充当武器。

  巡视了一圈城防,梁意宁的眉头紧锁。

  白天的战斗强度,远超他的预料。

  敌军就像是疯了一般,不惜代价的发起猛攻。

  仅仅一天时间,守军就付出了上千人的伤亡。

  作为进攻的一方,敌军的伤亡,最少是他们的数倍。

  “总督大人,城中的战略物资已经消耗殆尽。

  为了守住城池,我们已经拆毁了大量的房屋,可依旧是杯水车薪。

  箭矢,在白天的战斗中已经耗尽。

  接下来的战斗中,弓弩手我们只能当步兵用。

  炮弹仅剩下五百多枚,子弹不足十万发。

  以白天的战争强度,要不了几天,我们的火器都会丧失作用。”

  庄元枫一脸忐忑的汇报道。

  按理来说,扬州府背靠长江,随时可以获得后方的补给。

  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战略物资匮乏。

  怎奈大虞帝国的后勤体系,混乱的一批。

  索要战略物资的公文,梁意宁在一个月前就递交了上去,内阁也早早做出了批复。

  可到了具体落实的时候,还是出现了问题。

  后方发生了什么,谁也不知道。反正最近这一个月,扬州守军就获得过一次补给。

  同朝廷承诺划拨的物资相比,实际拨付不足一半。

  放在和平时期,战略物资被克扣,忍忍也就过去啦。

  怎奈现在是战争时期,物资拨付不及时,那是真的会死人。

  “告诉下面的将领,老夫正在向朝廷讨要,让他们先省着点儿用!”

  梁意宁揉了揉额头说道。

  尽管他知道自己提的要求有些过分,可朝廷不给拨付,他这个总督也变不出物资来。

  如果搁在几个月前,敌军刚进攻京师,他还能想办法从江北各府自筹。

  现在这会儿,他这位悲催总督,辖区就剩下一座扬州城。

  纵使刮地三尺,也变不出战略物资来。

  “总督大人,下面的将领怨气很大,怕是……会闹出乱子来。”

  庄元枫一脸为难的说道。

  随着战争的越发激烈,一线的将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连带着他们的脾气也是与日俱增。

  此时过去说了没有战略物资,哪怕他是总督的亲信,一样有可能挨揍。

  “这……”

  正当梁意宁为难之际,突然一队兵丁闯入,打破了两人的对话。

  “谁让你们进来的?”

  “知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见到这一幕,梁意宁当即意识到情况不妙,不过依旧强势训斥道。

  理智告诉他,越是这种时候,越需要保持强势。

  “总督大人,听说城中战略物资匮乏,末将当即马不停蹄的赶来替您分忧!”

  曹子睿笑呵呵的说道。

  投奔北虏,也需要投名状。

  扬州城虽然是不错的筹码,但本身就已经是人家的囊中之物,送过去也很难获得重视。

  眼前这位总督就不一样了,作为大虞帝国的高层官员,具有极高的统战价值。

  “曹总兵,你带兵闯入总督府,莫非是想要造反?”

  梁意宁恼羞成怒的质问道。

  他可是自诩治军森严,万万没想到兵变这种事情,能够在自己的麾下发生。

  “总督大人,何必说的这么难听呢!”

  “末将都说了,此行是过来替您分忧的,您只需配合就行了。

  待到大单于的大军入城,您就再也不需要为援兵迟迟没来,战略物资不足操心啦!”

  曹子睿面不改色的回答道。

  确实不需要操心,扬州城都没了,守城问题自然不复存在。

  只是这种分忧法,明显不是梁意宁想要的。

  “逆贼!”

  “老夫宁愿一死,也不和你同流合污!”

  说话间,羞愧难当的梁意宁,当即向附近的柱子撞去。

  可惜附近的兵丁比他反应还快,没有跑出几步,就被拦了下来。

  “自古成王败寇,如果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明白,梁总督你也白活这么一大把年纪!”

  “虞靖峰你留下来,照看好总督大人,别让发生意外。

  其余人随我打开城门,迎接王师入城!”

  说完之后,曹子睿直接转身离去。

  “逆贼!”

  “吾与你不共戴天!”

  自杀失败的梁意宁,愤愤不平的怒骂道。

  相比死亡,他更在乎半生的清名。

  从大军撤到扬州开始,他就最好了与城池共存亡的准备。

  连自尽用的毒酒,都提前准备好了,万万没想到还能发生变故。

  …… 复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