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道横行小说 > 复山河 > 第五百六十四章 、誓师
  “总兵大人,曹贼发动兵变扣押了总督大人,放敌军入城啦!”

  亲兵带来的消息,把刘从寒吓了一跳。

  白天的时候,曹子睿还邀请过去赴宴,现在想来那就是妥妥的鸿门宴。

  幸好他当时心情不佳,找借口给拒绝了。

  不然现在这会儿,搞不好已经脑袋搬家。

  梁总督能够活着,那是他身份特殊,具备统战价值。

  把人送给北虏,就是大功一件。

  他这种总兵,就不行啦!

  从北虏入侵到现在,投奔他们的虞朝总兵,已经不是一个两个。

  最佳选择肯定是干掉他,然后吞并他的部众,以增加手中的实力。

  “传令下去,让各部抛弃火炮和后勤辎重,随我渡江!”

  刘从寒果断下令道。

  叛徒的出卖,注定了扬州城已经无法守住。

  危急关头,只能大难临头各自飞。

  城中的总督、同僚,全部都顾不上了,现在他能做的唯有突围。

  幸好提前有所准备,预留了几条船,不然连跑路都没机会。

  “得令!”

  说完,亲兵急忙转身传达命令。

  刘从寒的反应很快,可惜终归晚了一步。

  不等部队集结完,喊杀声就到了门口。

  狭路相逢勇者胜。

  想要渡江,先得击败眼前的敌军。

  看着昔日的同僚,突然变成了敌人,刘从寒的心灵遭受了严重冲击。

  “诸君,随我杀出一条血路!”

  ……

  镇江府。

  “提督大人,敌军攻入扬州城,守军星夜求援。

  您看是否派兵增援啊?”

  听到这个消息,原本迷迷糊糊的云向文,瞬间睡意全无。

  “胡闹!”

  “这黑灯瞎火的,鬼知道对面是什么情况。万一这求援信是北虏发的,故意引我们过去的怎么办?”

  “传令下去,安排人接应渡江的军民。

  让各部在城中张贴告示,告诉城中百姓北虏攻破了扬州,马上就要进攻镇江城。

  为防北虏屠城,现在要进行紧急疏散。

  没有去处的,连同从北岸过来的军民,一起送往安南都护府暂避。

  船队本提督已经联系好了,他们只需带上细软登船即可!”

  云向文当机立断下达了命令。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第一次疏散。

  早在徐州保卫战开启前,他就把北岸几个州府的官兵们家属,分批送往了安南都护府。

  既是为了躲避兵祸,也是在纳投名状。

  有类似操作的将领,远不止他一人。

  只不过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其他人想纳投名状,也没法这么操作。

  “提督大人,故土难离啊!”

  “疏散行动,恐怕不会顺利。”

  王师爷委婉的劝说道。

  扬州沦陷对镇江来说,固然是一场灾难,但只要想守城,坚持一年半载还是有希望的。

  相较于对面的守军,驻守镇江一线的两个镇,可都是勋贵嫡系部队,战斗力要强的多。

  “故土难离,那就别走了,本提督从不强人所难。

  尔等把北虏屠城的消息,散播出去即可。

  告诉城中百姓,城中的士绅大户都跑了,正常人知道该怎么选择。

  另外起草一份公文,把当下的严峻局势告知朝廷,让朝中诸公准备南京保卫战,本提督最多给他们争取一个月时间。”

  云向文一脸淡定的回答道。

  死守镇江是不存在的,那不符合他的利益。

  大虞帝国没救了,他需要为云家考虑。

  没有趁乱起兵造反,没有丢下城池跑路,都算对得起朝廷了。

  坚守一个月,就是他对朝廷,对天下人的交代。

  “学生受教了!”

  “学生这就下去落实。”

  王师爷一脸惶恐的说道。

  本以为声名狼藉的自家东翁,就是一介武夫。万万没想到,居然有如此明睿的政治智慧。

  仔细想想他猛然间发现,云向文仕途上的突飞猛进,正好是从屠戮江南士绅开始的。

  如果没有当年的江南事变,云向文就是勋贵系中一员普通将领,早就泯然众人矣,根本无法爬上江南提督的高位。

  虽然在读书人中名声臭了,却获得了勋贵系的支持,最关键的是受到了汉水侯的亲睐。

  江南提督的位置,就是李牧担任首辅期间,顶着各方压力给他提上去的。

  麾下的这几万军队编制,也是当时给落实下来的。

  ……

  黎明的第一缕阳光,撒向扬州城,杀戮依旧在继续。

  “大单于,城中的虞军已经清理干净,您看是否让大家停下来?”

  见屠戮扩大化,曹子睿忍不住开口道。

  投降北虏已经严重影响他的名声,倘若再让北虏把扬州屠戮一空,那就真没法回头了。

  倘若北虏侥幸夺取了天下,搞不好屠戮扬州的锅,他还得背着。

  如果距离远也就罢了,偏偏的老家距离扬州府不过一百多里地。

  未来回乡祭祖,都无法面对乡邻的唾沫星子。

  “怎么曹将军,你对大单于的命令有意见?”

  一旁的阿鲁坦万户,忍不住嘲讽道。

  鞑靼军中也有鄙视链,像曹子睿卖主求荣之辈,则处于鄙视链最低端。

  投奔鞑靼王国的虞军将领不少,但大部分都是被逼无奈,陷入绝境之后才投降的。

  在这一过程中,鞑靼王国还上了不少手段,才收复了这帮将领。

  扬州城固然摇摇欲坠,但对守军来说,绝对算不上绝境。

  纵使城破了,还可以横渡长江。

  草原联军没有水师,想追都没法追。

  在有后路的情况下投降,加上曹子睿有过背刺义军接受大虞招安的前科,一下子就被打上了“不忠”的标签。

  “末将不敢!”

  曹子睿一脸惶恐的说道。

  内心深处,他已经暗自叫苦。

  刚投奔过来,就受到这样的待遇,往后的日子大概率不会好过。

  此时后悔已经晚了,大虞那边已经回不去,只能跟着鞑靼王国一条道走到黑。

  从现实角度出发,他的处境远不如施世昌。

  同样是投奔了鞑靼王国,人家起码手中兵力雄厚。

  坐拥十万大军,哪怕内部被掺了沙子,也是举足轻重的一方统兵大将。

  “阿鲁坦,不得无礼!”

  “曹将军且落座,阿鲁坦是粗人,你别和他一般见识。”

  呼格吉勒笑呵呵的说道。

  看似在安抚,实际上全是敷衍。

  不光没对曹子睿提出的问题进行回复,连对阿鲁坦的训斥,都没有任何力度。

  眉宇间的那丝鄙视之色,更是让曹子睿寝食难安。

  愤怒之后,恢复理智的曹子睿,瞬间明白了过来。

  呼格吉勒看似缺乏气度,故意在针对他这位降将,实际上是做戏给麾下将领们看的。

  用现成的案例告诉众人,不忠之人甭管走到哪里,都得不到尊重。

  洞悉了真相,曹子睿升腾的怒火,迅速消退下去。

  胳膊拗不过大腿,该认怂的时候,就要认怂。

  人最重要的是准确找自身准定位,反面教材也有自身的价值。

  既然有价值,就不会被轻易抛弃。

  ……

  南京城。

  “镇江发来急报,徐州总兵曹子睿勾结北虏,同敌军里应外合夺取了扬州城。

  包括总督梁意宁在内的多名官员,落入了敌军之手,仅有数千官军成功逃回了南岸。

  北虏兵锋直指镇江,云提督发出预警,要我们抓紧时间筹备南京保卫战!”

  说完之后,史清尘直接神游天外。

  辞呈都递交了,就等着今天朝会批复,天下大事马上就和他没有了关系。

  今天这是最后一班岗,没必要继续劳神费力。

  “曹贼该死啊!”

  “此等逆贼,败坏我大虞三百年基业,实乃……”

  左都御史舒经纶率先开骂道。

  算算时间的话,大虞帝国从建立到现在,恰好是第三百个年头。

  在一众封建王朝中,绝对算是命长的。

  差那么一丢丢,就能够跨过三百年王朝周期律这道坎。

  可惜天命不在大虞,先是安庆沦陷叛军渡过长江,现在又上演了扬州沦陷。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的镇江保卫战,也持续不了多久。

  在骂人的问题上,大虞文官从来不弱于人。

  见舒经纶开了头,群臣迅速跟上,瞬间整座大殿内都充斥着对曹子睿的声讨。

  “够了!”

  “扬州沦陷成为定局,你们骂的再凶,也伤不到曹贼分毫。

  当务之急是立即筹备南京保卫战,再晚的话,我们就要被叛军和北虏两线夹击了!”

  见朝堂乱作一团,万怀瑾当即训斥道。

  百官还是他熟悉的百官,哪怕要火烧眉毛,还是放不下内斗。

  撕咬着曹子睿叛变不放,本质上还是冲着招安官员去的。

  在大虞朝的政治体系下,谁招安的叛军,谁就要负责到底。

  招安后发生变故,主持招安的官员,也要承担连带责任。

  包括当年做出决议的官员,也要受牵连。

  “首辅大人,南京保卫战我们早就开始筹备了,怎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城中守军看似数量不少,可大都是临时拼凑起来的部队,真正有战斗力的不多。

  一旦敌军集结重兵围攻,我们很难长期坚守。

  以下官之见,为了陛下和江山社稷的安全,朝廷不如先暂避锋芒。”

  兵部侍郎谷天佑忍不住提议道。

  树挪死,人挪活。

  因为勋贵系将领摆烂,朝廷现在正处于无人可用的状态。

  哪怕现在双方达成协议,京中这些勋贵,也无法代表所有勋贵的立场。

  军中的勋贵将领,还在等李牧表态。

  各地督抚派来的援军,不光战斗力参差不齐,还缺乏作战积极性。

  朝廷刚下诏,让汉水侯起兵勤王。

  最少需要数月时间,援兵才能赶过来。

  除非留在南方的勋贵将领肯拼命,不然这场南京保卫战,很难有胜算。

  “休得胡言!”

  “大虞两京现在仅剩南京,此刻的南京城,就代表着朝廷的威严和皇权的神圣。

  谷天佑,你轻言弃守南京,究竟是何居心?”

  青年御史石宁川率先开炮道。

  兵法上确实说了,要从全局角度考虑问题,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

  问题是南京城,不是一座普通的城市,而是大虞帝国最后的牌面。

  丢了南京城,不光会震动天下,还会动摇大虞的统治根基。

  即便江山社稷延续了下去,再次迁都的朝廷,也很难号令地方。

  稍有不慎,朝廷就会名存实亡。

  “石御史,休要在这里乱扣帽子。

  本官上对得起朝廷和皇上,下对得起天下苍生。

  南京城有多重要,本官比你清楚。

  提议暂避锋芒,完全是基于实际情况,采取的应急措施。

  你口口声声说南京不可丢,倒是拿出守城策略来呀!

  光在一旁信口开河,能够解决问题么?”

  谷天佑没好气的反驳道。

  现实和理想之间,总是存在着差距。

  如果能够守住南京城,谁愿意背负骂名跑路啊!

  类似的问题,其实在数年前,京师也曾发生过。

  当时正处于抗税运动巅峰时期,朝廷财政濒临破产,就有人提出南迁,甩掉北方的烂摊子。

  倘若当初采纳了这条建议,大虞就能复制大宋的路径,在东南半壁再苟上数十年。

  纵使辽东镇造反,北虏南侵,也冲击不到朝廷的根基。

  可惜现实没有如果,大虞帝国没有在最合适的时间点迁都。

  现在的南方朝廷,本质上是在原有基础上重建的,继承的家业大幅度缩水。

  ……

  永安府,校场上。

  看着一排排集结起来的部队,远远就能感受到寒意,李牧满意的点了点头。

  看得出来这些士兵,全部都是身经百战的主。

  没有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是铸就不了这种强军。

  眼前这些士兵,就是他争夺天下的家底。

  “侯爷,朝廷发来六百里加急。

  北虏攻破了扬州城,朝廷勒令您尽起都护府之兵北上勤王。”

  说完之后,传令兵当场晕倒在地。

  见到这一幕,所有人的神色,都变得紧张了起来。

  “武大个安排郎中,尽全力救治这位勇士。”

  “兰先生,取以往的公文来,仔细核验公文内容真假!”

  李牧一脸平静的下令道。

  大军都开始誓师了,挥师北伐自然没有问题,但该走的程序不能少。

  …… 复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