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道横行小说 > 复山河 > 第五百六十二章、扬州暗流
  军营中。

  “总兵大人,北虏的攻势越发凌厉,这扬州城怕是守不住啊!”

  参将虞靖峰神色凝重的说道。

  自从叛军渡过长江的消息传来,城中就流言蜚语四起,连带着军中的气氛也渐渐发生了变化。

  “困难是暂时的,朝廷很快就会派出援兵”这样的说词,已经无法令人信服。

  悲观的情绪持续在营中蔓延,连带着他们这些高层将领,也受到了影响。

  “不是‘怕是守不住’,而是肯定守不住!”

  “尽管总督大人再三许诺,朝廷会很快派出援兵,但援兵具体有多少,什么时候能够抵达,全部都避而不谈。

  摆明就是画饼充饥,拿援兵稳定军心。”

  曹子睿脸色阴沉的回答道。

  哪怕没在大虞官场混多久,对这些官场上的这些小把戏,他也是娴熟于心。

  上司的承诺,那是最不可信的。

  纵使给了明确承诺,都有可能发生变故,更不用这种连具体讯息都没有的画饼。

  “总兵大人,既然扬州城守不住,那我们就必须要考虑后路了!”

  师爷史琦的话说完,瞬间吸引了诸将的目光。

  作为招安部队,在大虞的军队编制体系中,他们并不受重视。

  包括曹子睿的总兵位置,也是因为前线战事不利,为了拉拢人心才给提的。

  官是升了上去,可麾下的部队,还是原来那些兵。

  编制倒是增加了不少,但朝廷拨付的军饷钱粮,却没有跟着增加。

  为了让他们卖力作战,总督梁意宁还特意调了一万民夫,到他的麾下听令。

  暗地还向他许诺,这些都是他的预备兵员,可以从中择优录用。

  现在先提前训练着,等朝廷把武器装备运了过来,就直接调入军中补充满编制。

  聪明人都知道,这些都是敷衍。

  大虞再怎么困难,也不会差他们这一镇兵马的武器装备。

  纵使火炮铠甲数量不足,每人一柄长枪,总是可以配备的。

  先把部队编制补充完整,后续等火炮铠甲锻造出来,再补充给部队也不迟。

  能够兑现的承诺,都没有第一时间兑现,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们是招降过来的叛军。

  先天上的政治成分污点,不是后天努力,就能够弥补的。

  哪怕立下显赫战功,向朝廷证明了自己的忠诚,依旧会被猜忌。

  “扬州城背靠长江,北虏再怎么围城,也不可能把我们围死。

  朝廷有水师随时可以接应,城破之后想要撤退,并不是什么难事。”

  曹子睿面不改色的说道。

  后路问题,他早就开始考虑了。

  如果不是扬州城守不住,能够把部队撤到南岸去,他都不会带着全部家底进入这座孤城。

  “总兵大人,安庆城沦陷之前,守军官兵也是这么想的。

  可最后城破时,却是江北督师独自逃亡,把大军留在原地,任由叛军屠戮。

  前车之鉴,近在眼前,我们不得不防啊!”

  史琦慎重提醒道。

  血淋淋的教训,就发生在身边。

  沦为弃子的是安庆守军,但寒的却是所有虞军的心。

  安庆府沦陷时,朝廷明明有能力把部队撤回去,可最终却什么都没有干。

  主要责任肯定是江北督师的,但朝廷在这其中,也扮演着不光彩的角色。

  如果不是文官的傲气,没把虞军官兵的性命当成一回事,事先就该有城破后撤离的应急预案。

  不说所有部队,都能够全身而退,最少可以撤出大部分守军。

  朝中那么多聪明人,不可能想不到这一点,可悲剧还是发生了。

  唯一能解释通的,就是文官们没把前线官兵当人。

  “难啊!”

  “我们不比那帮勋贵子弟,不想伺候了,就跑去山东看戏。

  朝廷就算不爽,也拿他们没办法。

  甚至连在安庆全军覆没的新军,人家也是朝廷的亲儿子,远不是我们能比的。

  纵使想要提前准备,也得有船接应才行!”

  曹子睿摇了摇头说道。

  姥姥不疼,舅舅不爱。

  他们这支部队,从一开始在大虞官军体系中,就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

  想要抱大腿,都没人愿意接纳。

  “总兵大人,鞑靼人的提议,其实可以考虑一二。”

  史琦忍不住劝说道。

  无论是死守城池,还是找机会伺机撤离,都需要拼命。

  唯独投奔北虏,只需打开城门就行。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鞑靼人开出的条件越是优厚,我们需要付出的代价就越大。

  看那些投奔鞑靼人的虞军就知道,名义上是高官厚禄,实际上一个个都是夹着尾巴做人。

  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投奔过去,就为了给他们伏低做小,凭什么呀?”

  曹子睿摇了摇头说道。

  列举的反对理由,都只是明面上的借口。

  真正让他无法下定决心的,还是不确定鞑靼人能否夺取天下。

  鞑靼王国的军事实力很强,但他们的嫡系族人数量太少,不得不启用大量的仆从军。

  为了驾驭这些部队,只能在仆从军内部制造矛盾,利用这种矛盾仆从军互相牵制。

  光这些短板,只要政治手腕过硬就能解决,可架不住他们名声太臭。

  常年南下劫掠,他们的恶名,足以令小儿啼哭。

  乱世争霸实力很重要,但人心同样重要。

  一旦覆灭大虞,开启诸侯混战模式,就不得不面对一个敌人——汉水侯。

  同鞑靼人相比,李牧的名声无疑要好得多。

  如果真要进行极限二选一,超过九成以上的人,都会选择李牧。

  包括最鄙视武将的文官们,大部分人也会选择李牧。

  这种看似不起眼的影响力,到了战争时期,很有可能发生关键性作用。

  如果鞑靼人能够赢得胜利,成功夺权天下,作为胜利者自会大儒替他们辩经。

  可一旦鞑靼人输了,他们这些投奔过去的倒霉蛋,就会被视为虞奸,在史书上被人咒骂无数年。

  家族会因为他们的行为蒙羞,乡邻也会耻于和他们为邻。

  搁别的部队,没准还能后期还能再次倒戈,但是他们不行。

  政治立场上的摇摆,不光需要付出惨痛代价,并且这种操作也是有极限的。

  作为被招安的部队,他们本身就有背叛的前科。

  倘若再接二连三的背主,那就是“三姓家奴”的待遇。

  到了那一步,无论是投奔谁,都不可能获得信任。

  运气好还能回家做个富家翁,运气不好直接就被一命呜呼。

  “总兵大人,您不愿意和鞑靼人为伍,但架不住城中其他人有这个想法啊!

  一旦有人先一步同北虏合作,我们的处境可就危险了!”

  虞靖峰跟着劝说道。

  倒不是他想投奔北虏,主要是被人家抓住了软肋。

  他们成功从徐州撤离,但宗族家眷没有跟过来。

  现在鞑靼人找上门来,如果不合作的话,九族都要跟着倒霉。

  受胁迫的不光是他们这些将领,许多士兵亲眷一样在鞑靼人的控制区。

  现在既然被对方注意到了这一点,估摸着要不了多久,这些人就会出现在城外。

  这种攻心之法,完全是无解的阳谋的。

  “嗯!”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不过投奔北虏,也不是一条好路啊!”

  曹子睿语气低沉的说道。

  可能“有人”当叛徒,这个有人既可以是其他官军,也可以是他的部将。

  在生死关头,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

  “总兵大人,不如先和鞑靼人接触一下,看能否争取更好的条件。

  如果符合我们的利益,再考虑是否投奔他们。

  倘若未来某一天,鞑靼人在乱世争霸中失败,大不了我们学习白莲教叛军远遁他乡。”

  一旁的包俊贤顺势推了一手。

  在官方的宣传上,白莲教叛军早就被歼灭干净,可朝中高层都知道,这些都只是为了面子。

  哪怕到了现在,依旧有白莲教叛军活跃在西域和藏地,甚至这些家伙还在寻找机会反攻大虞。

  这些现成的案例,让很多人意识到,这个世界很大。

  大虞帝国只是占据了最精华的土地,周边还有大量土地,在当地土著手中。

  条件或许恶劣了点儿,但作为逃命时的栖身之所,还是能够勉强接受的。

  “师爷,你负责安排吧!

  记住了,事情做的隐秘一点,别让总督大人给发现了。”

  曹子睿狠了狠心下令道。

  理智告诉他,乱世之中权势和名利都是虚的,唯独自己的小命才是最重要的。

  为了避免遭到队友背刺,他不得不抢先行动,自己来当这个背刺的队友。

  ……

  近乎同一时间,扬州军指挥部内,也出现了类似的画面。

  “混账!”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朝廷养育了我等,授予了我等高位。

  尔等不思报国,居然妄想通过勾结北虏,以延续自己的富贵。

  难道尔等不怕未来到了九泉之下,无颜面见祖宗么?”

  刘从寒义正言辞的训斥道。

  不同于招安过来的徐州军,作为朝廷安插在辽东军中的内线,他可是大虞帝国忠臣。

  当初在围剿辽东叛军的时候,他可是率部临阵倒戈,一举坑死了数万敌军先锋部队。

  作为朝廷竖立的正面典型,回到大虞阵营之后,受到的待遇自然要高得多。

  不光光早早成为了镇总兵,还把驻地安排在了扬州府,这种油水丰厚之地。

  待遇和贡献相匹配,哪怕是官军在战场上一路失利,依旧无法动摇他对朝廷的忠心。

  “总兵大人,非是我等不忠于朝廷。

  末将提议准备后路,那也是为了有备无患。

  毕竟,梁总督为官虽然清廉,但军事指挥能力着实匮乏。

  在守城的兵力部署上,不能说是一无是处,但留下的漏洞着实不少。

  我们虽然暗自进行调整,帮忙补上了一些缺口,但不能保证其他军中将领也有您的远见。

  如果有人生硬的执行任务,这扬州城怕是守不了多久。

  何况这会儿人心动荡,梁总督也没有拿出有效措施,着实令人担心啊!”

  听了副将伍思衡的分析,刘从寒火气一下子泄了下来。

  作为三军统帅的梁总督,在为官上确实令人尊敬,但带兵能力完全和他的操守成反比。

  能力不足也就罢了,偏偏性格还格外强势,根本不允许有人提出不同意见。

  在此前的一系列大战,就把刚愎自用发挥到了极致,导致虞军损兵折将。

  勋贵系将领不愿意和他玩,一定程度上也是被坑怕了。

  “嗯!”

  “后路确实需要考虑,但绝对不能影响到守城。

  北虏残暴不仁,早就放出了屠城威胁。

  倘若扬州沦陷,城中军民势必惨遭屠戮。

  哪怕是投降了敌军,也未必能够幸免。

  非到万不得已,大家是不会轻易投降北虏的。

  凡事都有两面性,你们要多往好处想。

  叛军渡过长江,朝廷危在旦夕,一定程度上也能平息朝堂上的纷争。

  估摸着现在这种时候,朝中各派已经达成一致,征召汉水侯带兵勤王。

  汉水侯的用兵能力有多强,你们是亲身体验过的。

  只要坚持到勤王大军抵达,纵使北虏再怎么厉害,也只有败北的份儿。

  毕竟,这里是扬州府,不是一望无垠的大草原!”

  刘从寒当即画饼道。

  守城战不怕敌军强大,就怕守军缺乏希望。

  城中人力物力充足,只要能够看到赢得战争的希望,大家就能一直坚守下去。

  “总兵大人教训的是,末将这是孟浪了。”

  伍思衡沉声回答道。

  嘴上答应的干脆,内心深处他对这种结果并不满意。

  指望勤王大军,纯粹就是画饼充饥。

  且不说朝中是否达成一致,光两地之间的距离,就决定了汉水侯一时半会儿赶不过来。

  按照正常的调兵速度,想要等勤王大军过来解围,扬州守军最少要坚持数月之久。

  如果能够做到这一步,那么总督梁意宁,就要成为天下闻名的“儒将”。

  他们这些参战官兵,也会被人贴上骁勇善战的标签。

  ……

  暗流不断营中传递,一众守军将领纷纷卷入其中。

  有人选择了和北虏谈条件,有人选择了死磕到底,这一夜注定让人难以入眠。 复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