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军这么快就渡过了长江,朝中百官干了什么?
就算让一头猪当统帅,战线也不会崩的这么快!”
景雅晴忍不住吐槽道。
虞军的战斗力,她是有所了解的。
如果不是朝廷出了问题,仗绝不可能打的这么烂。
说话间,她将怀疑的目光投向了李牧。
除了文官瞎指挥外,能够让虞军战线迅速崩溃的,也就自家夫君了。
“别这么看着我,为夫可没有给他们拖后腿,顶多也就冷眼旁观罢了!”
李牧当即否定道。
镇守安庆的官军,可是文官们一手编练起来新军。
为了摆脱勋贵系的影响,从部队组建开始,都把勋贵子弟排除在外。
作为武将之首,李牧在军中确实提拔了不少武将,但草根将领基本上都跟着他来了安南都护府,留在大虞境内任职的多是勋贵子弟。
“夫君,你想什么呢?”
“妾身怎么会怀疑你呢!”
“不过长江防线,这么快告破,确实有很大的问题。
无论北虏,还是叛军,都没有水师。
朝廷只需固守几个战略要地,就能利用水师封锁长江,把敌军挡在北岸。
这么简单的道理,朝中那么多人,不可能没有想到。
纵使他们都书读傻了,史书上那么东南割据政权的案例,他们也该学会抄作业。”
景雅晴一本正经的点评道。
只不过这么一番分析下来,李牧发现自己身上的嫌疑更重了。
想开口解释,都不知道该从何处说起。
按照正常人的思维,叛军都不可能这么快打过长江。
如果有外力介入,在内部搞事情,一切都变得合理起来。
“南京朝廷派出了杜宇瀚那白痴担任江北督师,全权主持长江中上游的防务。
结果那货到任后大肆挪用军饷,供自己骄奢淫逸,搞得军中怨声载道。
据说不足半年时间,就纳了八房小妾,整日留恋烟花酒地。
自己享乐也就罢了,偏偏此人缺乏自知之明。
明明没有军事能力,还经常插手军务。
安庆这么快沦陷,就是他胡乱插手城中防务,让敌军发现了破绽。”
李牧一脸无奈的解释道。
想他位极人臣,都没有纳八房小妾,杜宇瀚还真是人才。
瞎折腾也就罢了,最后跑路的时候,居然不带大军带小妾。
如果带着大军撤离,纵使丢了安庆城,朝廷还能想办法再夺回来。
结果因为这货的跑路,导致军心涣散,文官集团苦心训练的新军全部葬送在了北岸。
不过杜宇瀚的无能,只是长江防线崩溃的诱因,背后真正原因还是朝堂上的党争。
内部的权力斗争,让大量类似于杜宇瀚的官员上位,把朝政搞得一团糟。
北方沦陷的教训,直接被这帮人抛之脑后。
纵使敌军打到了家门口,朝中各派依旧忙着内斗。
从搜集到的情报来看,清流党人联合了一众权力分配中失意的党派,准备利用安庆沦陷的契机把首辅拉下马。
内阁中的其他几位,在这个问题上,也表现的非常奇怪。
明面上他们都是支持首辅的,可在具体行动上,又没有阻止清流的行动。
“这样的酒囊饭袋,都能身居高位,看来大虞真是天命已尽!”
“夫君,既然朝廷已经没救,那么这次北伐你是准备一战定乾坤,还是说稳扎稳打步步推进?”
景雅晴关心的问道。
对军事上的问题她不担心,前面的无数战例,早就证明了李牧的军事指挥能力。
以安南都护府的家底,横扫天下只是时间问题,区别在于用什么样的方式完成统一。
“哈哈……”
“现在这种时候,为夫就算想要稳扎稳打,怕是都没有机会。
南方各省军中有不少为夫的旧部,只要这次北伐打出了横扫六合的气势,他们就会积极响应。
估摸着东南各省一半的地方,能够传檄而定。
倘若顺利的话,一两年时间就能平定南方。
北方各省早已经疲惫,先天上就注定了无法诞生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
后续的北伐,只需派遣几员大将,就能平定各路诸侯。”
李牧一脸豪气的说道。
相较于历史的开国君主,他这完全是简单模式。
依附在大虞体系下,就积攒了足以横扫天下的力量。
沦为军阀的各路官军,本该在乱世之中成为一方诸侯,参与天下争霸。
怎奈他这个老上司,给大家留下的阴影太大。
许多人就算有想法,也不敢付出行动。
“夫君,防人心者不可无。”
“哪怕是你的旧部,可离开这么多年,现在变成了什么样,谁也说不准。
明面上的敌对不可怕,最怕是隐藏在暗处,秘密进行谋划。
大虞传承这么多年,不可能没有死忠。
当初辽东镇谋反,就有那么多忠义之士殉国。
他们不会看着大虞覆灭,为了心中的理想信念,肯定会有人选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这次北伐,务必要小心谨慎。”
景雅晴神色凝重的提醒道。
乱世之中,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以往的仁义道德,各种社会规则,在这期间通通不适用。
“放心好了,为夫又不傻。
纵使要取大虞而代之,也会顺势而为。”
李牧笑着说道。
要瓦解一个帝国,光靠外力是不够的。
大虞帝国再怎么衰落,在地方上依旧有不少支持者。
想要取而代之,最好的选择,还是先瓦解人心。
……
扬州城下,鞑靼王庭。
“好个高闯王,居然敢把我们当猴耍!”
“传令施世昌,勒令他即刻进军安庆。
如果义军联盟敢背信弃义,那就送他们下地狱!”
呼格吉勒愤愤不平的下令道。
从来都是他背信弃义,现在居然有人把同样的把戏,玩儿到了他身上。
义军联盟想过河拆桥,先问过他麾下的部队,看大家是否答应。
“大单于,息怒!”
“义军联盟本身就是一群上不了台面的货色,没必要太把他们当成一回事。
他们横渡长江,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消息被我们送进扬州城后,城中官兵的士气,明显受到了影响。
估摸着破城,也就这几天的事。
虞朝的精力被义军联盟分散,正好有利于我们渡江。
等覆灭了大虞帝国,再顺手收拾义军联盟,您没必要和一群死人计较。”
萨日娜急忙劝说道。
甭管义军联盟是否背信弃义,这会儿大家都有共同的敌人。
在覆灭大虞之前,双方因为任何原因爆发战争,都是得不偿失。
“哼!”
“罢了,本单于大人有大量,就不和他们这群将死之人计较!”
“传令给施世昌,让他带兵回来。”
冷喝一声之后,呼格吉勒顺势借坡下驴。
很明显,刚才的暴怒,就是故意装出来的。
看似在骂义军联盟,实际上却是在暗自警告鬼方人,不要和他耍花招。
这次南征之战,鬼方各部出动的总兵力比鞑靼王国都多。
如果不是靠政治手段,分化瓦解了鬼方各部,都要被人家喧宾夺主了。
事实上,他也不想带这么多鬼方人上战场。
可是没有办法,如果不把鬼方各部的青壮都带上,后方的老巢就危险啦。
名义上双方是盟友,实际上在过去的岁月里,两族之间就没少爆发战争。
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仇恨,丝毫不比鞑靼和虞朝之间的仇恨浅。
那么多鬼方部落,谁也无法保证,里面会不会诞生类似于一位枭雄。
万一某个大部落诞生了一位枭雄,趁着他们南下的契机,端了鞑靼王国的老窝,那可就要了老命。
任何一个种族,年轻一代都是他们的未来。
丧失了年轻一代,鞑靼王国再怎么牛逼,也无法避免覆灭的命运。
纵使事后能够报仇,死去的人也不会活过来。
……
深夜,扬州城。
“总督大人,该歇息了。”
庄师爷上前提醒道。
“知道了,可老夫睡不着啊!”
前线的接连失利,让主持江淮防线的梁意宁寝食难安。
早在徐州沦陷之时,朝中就出现了拿他问罪的声音。
好在内阁不是真的傻,知道临阵换帅的后果,才压下了风波。
后续的接连失利,吃了败仗的大军,被迫从淮河一线撤离到长江边上。
局势糜烂到这一步,已经不是朝廷问罪的问题,而是怎么保住扬州城,不让自己成为历史的罪人。
安庆府的沦陷,更是雪上加霜。
城中人心浮动,梁意宁这个总督也是压力山大。
“总督大人,越是这种时候,越需要好好休息。
如果您的身体垮了,扬州的军民怎么办啊!”
庄元枫委婉的劝说道。
说起来也是讽刺,这会儿守卫扬州城的官军,既不是九边精锐,也不是朝廷编练的新军嫡系。
扬州总兵刘从寒是从辽东军中倒戈过来的,徐州总兵是曹子睿是朝廷招安的叛军。
“嗯!”
“城中的局势怎么样?”
嘴上答应了下来,转头梁意宁又关心起了城中局势。
让他带兵打仗,肯定是为难人。
但相较于朝中其他官员,他最大的优点是清廉。
在任职期间,不光没有贪墨军饷,还严令禁止下属送礼。
原本只是恪守本分,放在贪腐横行的大虞,却成了一股清流。
靠着这波操作,梁意宁收获了一波人心,获得了官兵们的拥戴。
正是靠着自身的威望,才能在徐州沦陷之后,又重组了江淮防线。
可惜军事天赋的匮乏,不是靠努力能够弥补的。
新建的防线,没有坚持几天,又一次被敌军攻破。
带着残军退到了扬州城,被动开启了扬州保卫战。
“大体上还算稳定,不过因为叛军渡江的消息在城中传开,还是影响到了军心士气。
如果朝廷再不派出援兵,扬州城怕是无法久守啊!”
庄元枫忧心忡忡的说道。
战争比拼的是实力,靠着几千残兵和几万民夫,阻挡数十万敌军的进攻,本身就不靠谱。
扬州城能够坚守到现在,主要是敌人舍不得投入精锐攻城。
即便是敌人没有全力攻城,还是让守军招架不住。
为了守住城池,城中的百姓也被动员了起来。
“难啊!”
“朝中党争不休,围绕着是否征召汉水侯勤王,都争执了数月之久。
哪怕不让汉水侯过来勤王,盘踞在山东的部队,总该调动起来吧!
想想就觉得可笑,战争都打到亡国的边缘,我大虞最精锐的部队,居然在这场战争中看戏!”
梁意宁愤愤不平的说道。
在外界看来,战场上局势崩坏,都是虞军战斗力不足。
作为大虞帝国的重臣,他非常清楚局势崩坏的本质,还是源于文官集团和勋贵集团的内斗。
李牧卸任首辅之后,文官集团没有按照约定,替补三名勋贵入阁,引发了勋贵集团的不满。
没有军方的全力支持,以至于朝廷无法压制地方督抚,一度引发了党争。
后续为了摆脱勋贵系对军队的垄断,文官集团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编练新军,更是让文官集团和勋贵集团的矛盾白热化。
北虏入侵之后,能够迅速高歌猛进,一定程度上也是勋贵系将领在和朝廷赌气。
驻守京师的边军,象征性的和敌军打了一仗之后,为了保存实力直接跑去了山东,放开了南下的道路。
勋贵们在赌文官集团会低头,文官们在赌勋贵系会为了大局出手。
谁也没有想到,这场赌局居然玩儿崩了。
文官集团没有低头,勋贵系也没有顾全大局。
以至于大虞最能打的部队,在这场战争中全程摆烂,导致敌军一路杀到了扬州城下。
局势发展到这一步,就算文武双方立即和解,也只能请李牧过来收拾烂摊子。
“总督大人,慎言啊!”
庄元枫惶恐的提醒道。
文武之争,现在是禁忌话题。
看似是内阁玩儿崩的,实际上他们这些人都有份。
当初内阁是准备履行约定的,只是李牧走的太快,没有直接确定入阁人选,让大家有了不该有的心思。
见朝中各派集团反对,内阁也就顺水推舟,搁置了勋贵入阁之事。
一时的贪心,把帝国推向了末路。
这会儿征召李牧勤王,本质上也是向勋贵系低头。
朝中无数人反对,主要是勋贵系的胃口更大了。
不光要求内阁一半的名额,还要求文官集团让出兵部和工部。
谈不拢,根本谈不拢。
真要答应下来,那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武夫当国,想要制衡都难。
“放心好了,今时不同往日。
老夫这些话就算传了出去,他们也没有精力寻我的晦气。”
梁意宁一脸坦然的说道。
局势发展到这一步,已经无所谓对错。
内心深处,他非常清楚大虞已经无力回天。
纵使立即征召汉水侯勤王,并且在战场上大败敌军,也无法避免帝国走向覆灭。
以史为鉴,就没有哪个王朝,在文武矛盾彻底激化后,还能够存续下去的。
武夫当国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就该权臣做大,然后改朝换代。
即便剧本有所不同,但大体发展路径都是统一的。
征召李牧带兵勤王,无非是把帝国覆灭的时间,往后拖延一段日子。
依旧希望迈出这一步,本质上还是在自欺欺人。
反正都一把年纪的人了,只要帝国不在他生前覆灭,其他问题都可以假装看不见。
复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