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道横行小说 > 我的真实模拟游戏 > 第281章 昭告天下,我之野心
  统帅府内,秦远将一份墨迹未干的手稿递给曾锦谦。

  “曾先生,关于福州光复的捷报,明日即可见报,昭告天下。另外,这是我新撰写的文章,也一并刊发出去。”

  曾锦谦对福州光复虽喜,却并不意外,这是大势所趋,他早有预料,只是时间提前了些。

  此刻更吸引他的是秦远亲笔所写的新文章。

  之前那三篇雄文已在福建乃至更广范围内掀起滔天巨浪,其影响之深远,曾锦谦比任何人都清楚。

  之后他催稿多次,秦远虽也拿出了关于满清屠戮史和西方列强的续篇,每一期发售数量都至少在万份以上。

  但显然,这一篇才是重头戏。

  他立刻双手接过文稿,迫不及待地看了过去。

  一旁的张遂谋、余子安等人也按捺不住好奇,纷纷围拢过来。

  只见稿纸顶端,一行力透纸背的标题映入眼帘:

  《海权时代》

  曾锦谦深吸一口气,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清了清嗓子,缓缓念出开篇之句:

  “【华夏之衰,非独败于陆权,更危于海权之失。欲光复神州,必先争雄于海上;欲华夏永昌,必持海权而通万国。】”

  静,死一般的寂静!

  这开宗明义的第一句,便如同惊雷炸响在众人耳畔。

  张遂谋、余子安等人瞳孔收缩,呼吸都为之一滞!

  “海权”?“争雄于海上”?

  这是一个他们从未深入思考,甚至从未清晰意识到的全新战略维度!

  一直以来,无论是太平军还是光复军,战略重心始终在陆地上的城池攻防、流动作战。

  而此刻,统帅却将目光投向了那无边无际的大海,提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宏大构想!

  曾锦谦的声音带着微颤,继续念下去,文章以磅礴的气势,回顾了两方列强凭借海权崛起的历程,痛陈华夏因闭关锁国、丧失海权而遭受的屈辱,并犀利驳斥了那种认为中国是陆权大国、忽视海洋无关紧要的谬论。

  每一字每一句,都如同重锤,敲打在在场每一个人的心上,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战略世界的大门。

  而这份报纸,也正如曾锦谦所料想的那般,一经刊登,便在全国,各省,各县市,各个阶层,引起巨大反响。

  ……

  京城,紫禁城,太和殿。

  恭亲王奕䜣手持一份最新的《光复新报》,一字一句,清晰地念诵着《海权时代》的段落。

  “.......纵观寰宇大势,数百年来,泰西诸夷之所以能凌迫万里,役使万方,非仅恃其火器之利,实仗其舟楫之便,海权之重!”

  “西班牙、葡萄牙据美洲,荷兰占南洋,英吉利更以三岛之地,凭其艨艟巨舰,纵横七海,号曰‘日不落’。”

  “彼等所求者,非一城一地,乃控扼航道,垄断商利,以全球之资源养其国,以四海之财富厚其兵……”

  “我泱泱华夏,虽有万里海疆,却因闭关自守,有海无防,有海无权,遂至鸦片战起,门户洞开……今日之世,海权之重,关乎国脉;海权之失,必致国危!”

  念到此,殿内依旧落针可闻。

  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臣终于忍不住,颤声问道:“恭亲王,这……这真是粤匪石逆所写?”

  他实在无法相信,这样一篇高屋建瓴、直指国本的经世之文,竟出自一个他们口中的“流寇”之手。

  奕䜣瞥了他一眼,语气淡漠却带着确凿:“杜大人,此文出自石达开之手,确认无疑。”

  他目光转向御座上的咸丰,语气意味深长,“而且,这份逆报不仅刊有文言原文,还专门附了一份白话译文,意在让天下那些‘泥腿子’也能看懂听明白。”

  他此举在朝会之上公然宣读“逆文”,无疑是在向他的皇兄、当朝天子进行逼宫和问责。

  咸丰端坐在龙椅之上,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之前制定的围剿石达开的战略,此刻看来已近乎全面流产。

  浙江方面严防死守,不让太平军出浙与石达开合流,结果光复军主动出击,反搅得浙西天翻地覆。

  十万大军入闽围剿,如今反被四面合围,危在旦夕。

  而福州,这座被他寄予厚望的省城,竟然连一个星期都没守住就易主了。

  局面恶化至此,福建全省沦陷恐怕已是时间问题。

  曾国藩那边虽竭尽全力扫荡江西,可大量江西太平军残部涌入福建,反而壮大了光复军的声势。

  难!难!难!

  咸丰心中涌起一股无力与愤怒,他堂堂一国之君,调动举国之力,竟碾不死一个石达开?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福州为何败得如此之快?

  若能多坚守一段时间,等到福宁府十万大军与光复军主力决战,胜负犹未可知!

  一切的转折点,都只因为福州丢得太快,太突然!

  “朕想问一问你们,”咸丰冰冷的声音打破沉寂,“为什么?为什么各地尚未呈上福州陷落的秘奏,这逆报上就已大肆宣扬?我们的情报系统,就迟钝至此?福建难道真被他石达开经营成了铁桶一块,密不透风吗?!”

  “朕要知道福宁府十万大军的安危!朕要知道福州城陷落的真相!”

  “还有那个该死的庆瑞,身为封疆大吏,一周之内丢城失地,他万死难赎其罪!”

  “谁能告诉朕答案?!”

  他目光冷冷地射向奕䜣:“恭亲王,你消息如此灵通,手都能伸到江西福建去,你能告诉朕答案吗?”

  奕䜣被这当众质问,一时也不敢再锋芒毕露,噤声不语。

  他之所以能这么快拿到报纸,确是在江西福建布有暗线,第一时间就将这份足以打击政敌的“利器”送入了京城。

  但是福州沦陷,他能得到这份最新发布的报纸,都已经是侥幸,哪里能知道福州沦陷当晚的事情。

  肃顺见状,心中暗叹,出列打破僵局:“陛下,眼下非追责之时,当务之急,是设法接应救援福建那十万大军!”

  “若这十万人全军覆没于福宁,不仅福建必失,浙江门户亦将洞开,日后石逆便可随意进出两浙!”

  咸丰何尝不想救,但若要救,非得动用曾国藩的力量不可,可眼下曾国藩能动吗?

  正当他犹豫之际,御前大太监神色紧张地从小太监手中接过一份奏章,快步呈到御前。

  咸丰看到“曾国藩密奏”几个字,心下一动,立刻展开阅览。

  下一刻,他脸色瞬间铁青,握着奏章的手因愤怒而微微发抖。

  “好啊!好啊!”

  他声音冷厉,如同寒冰,“民团作乱,打开了福州城门……原来福州是被内应献城的!”

  “这个内应,还是广信知府沈葆桢之子!”

  他猛地抬头,目光如刀扫向殿内的汉臣队列:“你们这些汉臣,真是好样的啊!”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

  以匡源、杜翰、焦佑瀛为首的几位汉人重臣更是吓得魂飞魄散,立刻跪倒请罪,背上瞬间被冷汗浸湿。

  奕䜣见状,立刻趁机攻击:“陛下!臣早就说过,汉人不可尽信!能救大清江山的,终究还得是我们满洲自己人!”

  这些汉人大臣,全是肃顺的人,奕䜣怎能不抓住机会。

  肃顺连忙反驳:“陛下!当下危局,离不开汉臣效力!”

  “臣建议,即刻命曾国藩捉拿沈葆桢问罪!”

  “哼!”咸丰冷笑一声,将奏章狠狠掷于地上,“捉拿?沈葆桢早就弃官潜逃了!还等你们去抓?!”

  他心中,也是难受。

  原本以为选择降临咸丰帝,能快速荡平宇内。

  可这个副本的复杂程度,远超出他的想象。

  这个清廷势力,连沈葆桢这样的“能吏”都选择了背叛或逃离,那这大清江山,到底还有多少忠心可言?

  他现在都不知道该用谁,该不用谁了?

  那个曾国藩,能信任吗?

  他荡平了太平天国,就不会谋求自立?

  难!难!难!

  …… 我的真实模拟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