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道横行小说 > 复山河 > 第五百五十六章 、背刺
  襄阳城下,反王联盟。

  “中原大地已经被搜刮干净,若是再拿不下襄阳城,大军可就要断粮啦!”

  杀生王愤愤不平的说道。

  常年的战乱,给北方大地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任由他们怎么搜刮,还是无法避免断粮。

  为了养活部队,许多义军都吃起了人肉。

  即便是如此,粮食危机还是悬在他们头上的利箭。

  为了缓解危机,反王联盟一度分兵,企图跨过长江。

  怎奈计划虽好,到了具体执行的时候,却出现了问题。

  事实再一次证明,北方人不擅水战。

  连续发起多次渡江作战,最后均以失败告终。

  横渡长江都做不到,逆流而上夺取重庆,更不可能成功。

  反倒是进攻汉中的队伍,意外取得了收获。

  不过拿下汉中之后,又一次被关隘拦住了去路。

  多路战线受阻,一下子把反王联盟逼到了悬崖边上。

  “杀生王,你说的这些都是废话!”

  “在座的诸位,谁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可问题是怎么解决呢?”

  “虞军水师封锁了长江,仅凭我们扎的那些木筏,纯粹就是给人家送战功!”

  天云王没好气的回怼道。

  相较于崩溃的北方,大虞在南方的统治,要稳固的多。

  经历了一次白莲教之乱,吃了大亏的南方士绅,现在极端仇视义军。

  为了自家的利益,这些地头蛇们,正竭尽全力帮官军守卫长江防线。

  想要分化拉拢都不行,他们在北方干的破事,比当年白莲教还更甚三分。

  “两位且先冷静一下。”

  “如果是以往的时候,我们横渡长江确实很困难,但现在不一样。

  北虏大举入侵,大虞朝廷正在从各省抽调兵力,赶赴徐州一线增援。

  陆师在调动,想来水师也会跟着行动。

  在虞朝那帮官老爷眼中,北虏给他们造成的威慑力,可比我们这帮泥腿子强多了。

  只要敌人分兵南下,就会给我们留下可趁之机。

  接下来只需扩大战线,除了从上游渡江外,还要把中下游地区纳入其中。

  中原大地没有油水可捞,我们不需要考虑后路,也不用担心被敌人切断粮草。

  对联盟来说,襄阳的战略价值,此刻已经没有那么重要。

  与其在这里纠缠,不如猛攻安庆府,在敌人的长江防线上撕开一道口子。

  纵使进攻失败,也可以和北虏联手,共同瓜分江北一众州府。”

  三晋王顺势提议道。

  勾结北虏,对他们这些人来说,没有任何道德压力。

  毕竟,麾下的士兵都开始吃人了,什么道德礼仪廉耻早就丢光啦!

  为了生存下去,他们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仅凭自身的力量,无法突破大虞朝廷的防线,那就寻求盟友帮忙。

  至于北虏做大的问题,直接被他们给无视了。

  夺取天下之后,才需要考虑的问题,现在完全没必要考虑。

  “理论上是没错,可朝廷在江北部署了重兵,我们前些日子分兵东进,可是损兵折将。

  官军固守城池,我们就算集结主力杀过去,一时半会儿也破不了城!”

  逐鹿王摇了摇头说道。

  义军看似声势浩大,实际上却没有打过硬仗。

  与其说是他们夺取了中原,不如说是朝廷主动放弃中原。

  想要训练精锐,糟糕的后勤体系,也不允许他们这么干。

  义军的主要战力,全是从战场上杀出来的。

  这种部队单兵作战能力很强,遇上大规模团战,他们就抓了瞎。

  除了少数老兵外,大部分义军士兵都没有接受过系统性训练,反王们更不具备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

  百万义军听起来牛逼轰轰,实际上因为中高层头目素质的缘故,光日常调度都困难重重。

  很多军令,从上面传递到下面,被改的面目全非。

  渡江战役的失败,一方面是虞军水师厉害,但更多还是义军内部政令混乱。

  约好的同时多点发起进攻,让官军首尾不能相顾。

  结果到了具体执行的时候,大家都有各自的小算盘,以至于最早发起渡江的部队和最晚行动的部队中间差了足足七天。

  这么长的时间,别说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官军水师沿着长江跑两圈都够了。

  如果失败后,能够吸取教训也可以。

  怎奈各路反王只是暂时联合,心里都有各自的小算盘,一个个都在保存实力。

  大家都想算计别人多出力,自己却带着部队在战场上磨洋工,能够打胜仗才有鬼。

  “诸位,局势都到了现在这一步,你们还要内斗么?”

  “朝廷的局势一旦稳定下来,要不了多久,就会组织新一轮的围剿。

  官军的战斗力虽然两极分化严重,但里面的精锐,也是真的厉害。

  北虏入侵是破局的最佳时机,倘若大家继续保存实力,错过了这次机会,后续就等慢慢死吧!”

  高运良一脸冷漠的说道。

  作为义军盟主,却管不住下面的小弟。

  本以为能借助联盟的力量一飞冲天,万万没想到盟主的身份不仅没给他带来多少利益,反而赔进去了不少物资。

  像这种日常聚会,所需的开销,可全都是这位盟主在承担。

  他们这些反王都是惜命的主,每次出来都要带上几百名亲兵,这些人都要好酒好肉的招待。

  前面不觉得怎么样,随着物资的日益匮乏,他也不想继续当这个冤大头了。

  ……

  重庆府。

  “教主,消息打听清楚了。

  北虏攻破了顺天府,前方战事吃紧,朝廷从四川抽调了两镇募兵。

  驻扎在重庆府的募兵,现在仅剩左军参将所部,总兵力不超过五千人。”

  干瘦男子一脸兴奋的说道。

  作为白莲教残部,自从官军收复蜀地之后,他们就过上了朝不保夕的日子。

  唯恐哪天被官府发现,惹来灭顶之灾。

  幸好大虞朝的破事多,地方官们除了捞钱,就忙着争权夺利。

  对他们这些丧家之犬的追捕,并没有那么上心。

  渡过了最初的彷徨期,脱胎于白莲教的燃灯教,悄然无息的在蜀地诞生。

  出于安全上的考虑,他们没有把总部放在成都府,而是选择了多省交界的重庆府。

  为的就是官军一旦围剿,他们可以在最短时间,前往临省暂避。

  涉及到跨省追捕,光走程序就要几个月,这么长的时间足够他们躲藏起来。

  或许是因为运气好,又或许地方官太废物,燃灯教建立之后,硬是没被官府注意到。

  安然无恙的渡过了几年时光,燃灯教也从一个百来人的小团体,逐步发展壮大成为蜀地最大的造反团伙。

  拥有教众二十余万人,遍布蜀地多个州府。

  过安分日子是不可能的。

  同众多白莲教组织一样,只要发展壮大了,就会想着造反。

  “嗯!”

  “传令下去,让我们的人最近都安分点儿,不要给老子搞事情。

  官军才刚刚离开,等他们抵达了徐州前线再说!”

  庞素衣当即下令道。

  作为一名造反经验丰富的教主,他非常清楚眼下,还没到自己表演的时候。

  官军主力刚离开蜀地,如果此时搞出乱子来,人家马上就会调头回来围剿。

  燃灯教看似拥有二十多万教众,但这些多是手无寸铁的农民,真实战斗力还赶不上驻守重庆的几千官军。

  何况教众分散在各地,一时半会儿也集结不起来。

  想要造反成功,第一枪必须打响,才能够形成合力。

  从这方面来看,官军重兵把守的重庆府,并不适合作为首义之地。

  当然,硬要从重庆起兵,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

  只需联合下游的义军联盟,配合他们里应外合夺取重庆府。

  不过这么一来的话,造反的主导权就落入了别人手中,他们则成了依附者。

  倘若义军出现了狠人,有侵吞天下之势,这么干也未尝不是一条好路。

  怎奈义军鱼龙混杂,尚未诞生能横扫六合的真龙,庞素衣自然不会去投奔那些废物。

  “遵命!”

  众人齐声回答道。

  眼前这些燃灯教核心成员,都是参加过白莲教起义的,目睹了白莲教由盛转衰。

  在造反问题上,大家都比较谨慎。

  虽然延用了白莲教时期的组织架构,但具体组织行动中,还是要谨慎的多。

  传教也是多在偏僻山村,每次在官府的眼皮子活动,都要再三确认安全后才行动。

  为了传教顺利,他们还把衙门中胥吏拉下了水。

  日常活动看起来和江湖帮派差不多,主要收入来源,一样是走私特殊商品、收取保护费。

  赚取的大部分利润,都送给了上面的官员和地方权贵。

  ……

  永安城。

  “侯爷,天下局势有失控的迹象,永安府的位置太过偏僻,不利于掌控全局。

  为了更好的把控局势,臣提议把都护府衙门迁往广州府!”

  兰林杰上前谏言道。

  天下越来越乱,安南都护府官员们,也坐不住了。

  眼瞅着大虞即将崩溃,他们一直窝在永安府,明显不合时宜。

  除了安南都护的身份,李牧还兼任着两广总督。

  前些年把治所放在永安,除了方便掌控中南半岛和南洋的局势外,主要是为了降低自身的存在感。

  尽管永安府发展的不差,但在大虞一众士绅官员眼中,这里依旧是“化外蛮荒之地”。

  相比之下,广州府就不一样了。

  作为大虞排名前十的州府,随着海洋贸易的展开,变得越发的吸引眼球。

  “现在这种时候,把治所迁往广州,怕是不好吧!”

  李牧皱着眉头说道。

  吸引各方的目光,他可以不在乎,反正早就过了低调的时候。

  可大虞帝国还没崩溃呢,广州距离南京路程可是近了不少,万一朝廷又发来勤王诏书怎么办?

  “侯爷,此一时,彼一时!”

  “帝国大厦将倾,汉家河山正在被异族蹂躏,正是需要英雄挺身而出的时候。

  此时把治所迁往广州府,就是告诉天下人,能救天下的唯有侯爷您!”

  兰林杰卖力的鼓动道。

  相较于天下各路诸侯,李牧的领先优势,实在是太过明显。

  以至于许多野心家,明明想要参与乱世争龙,硬是强行按捺住了自己的野心。

  哪怕他们在背后再怎么鼓动,各地督抚也只是和朝廷打打嘴炮,没人敢逾越雷池一步。

  迫于李牧的压力,除了北虏和农民军外,大虞境内的文武百官都表现的相对安分。

  在王朝末年,这几乎是一个奇迹。

  不过这种奇迹,显然不是他们想要看到的。

  一个个都不造反,没有乱臣贼子祸乱天下,自家侯爷怎么扫平天下建立新朝啊!

  既然软的不行,那就只能来硬的。

  安南都护府和两广玩的是两套模式,一旦治所迁移过去,势必触及当地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

  天下士绅不说对他们恨之入骨,反正肯定不会有好脸色。

  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这些人多半会搞事情,阻止李牧一统天下。

  大虞帝国是扶不起来了,那就只能扶持其他人,同李牧争夺天下。

  甭管他们扶持谁,都要先抢大虞帝国的遗产,才有一搏之力。

  恶人有人做了,覆灭大虞的锅,就甩了出去。

  后续靠武力夺取天下,也是从北虏和各路诸侯手中抢来的江山,得国不正的问题迎刃而解。

  不过这么操作,同样具有风险。

  他们不想背乱臣贼子的骂名,其他人同样不想背。

  士绅集团看似强大,实际上内部分化,同样非常严重。

  指望他们联手扶持一路诸侯,夺取大虞最后的基业,明显不具备可行性。

  一旦谋划失败,搞不好那帮士绅还会把小皇帝送过来,到时候就只能玩儿禅让。

  逼幼主禅位,可不是啥好名声。

  万一小皇帝意外死了,还要背负弑君的骂名。

  “馊主意!”

  “叛军都没有打过长江,北虏更是远在徐州一线,哪里到亡族灭种的地步。

  本侯此时急不可耐的跳出来,让天下人怎么看孤?”

  李牧没好气的训斥道。

  对迁移治所去广州,他是不反对的。

  可要这么谋划,就得先动起来啊!

  无论是放叛军过长江,还是让北虏一路打过来,都要发生了之后,大虞帝国才会崩溃。

  脏活累活下面的人不干,总不能让他亲自下令,给大虞帝国捅刀子吧!

  如果没有能力谋划,那就干脆别乱动,等大虞帝国自己崩溃。

  没有人力挽狂澜的话,大虞灭亡左右也就三五年的功夫,犯不着表现的那么急切。

  “侯爷,在前面的战斗中,长江水师已经损失惨重。

  朝廷奸臣当道,没有及时给他们补充,根本挡不住贼军啊!

  徐州一线更不用说,守军一部分是招降的叛军,一部分是辽东军倒戈过来的。

  里面的成分鱼龙混杂,怕是坚持不了多久。

  我们不提前准备着,一旦山林崩殂,怕是会措手不及。”

  兰林杰当即补救道。

  大虞帝国能够支撑到现在,主要靠他们在背后撑着。

  没有李牧给朝廷站台,地方上的督抚,不会这么安分。

  早已经军阀化的各路兵马,更不会乖乖听从朝廷的命令。

  一旦他们这边释放出放弃大虞的信号,勉强维系统一的大虞帝国,立即就会分崩离析。

  “无妨,乱世之中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

  宗室中多几人称王称帝,也不算新鲜事!”

  李牧冷漠的说道。

  坦率的说,他对大虞帝国也是有感情的。

  如果有的选择,真不想在此时背刺大虞。

  可有些事情,身不由己。

  改朝换代注定无法避免,拖的时间越长,对天下的伤害就越大。

  现在的大虞帝国,从根子到躯干,全部都已经腐朽。

  朝中百官全是一群庸碌之辈,尽管这些人在努力维系帝国的统治,但这种努力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到了具体行动中,一个个不是忙着捞钱,就是在争权夺利。 复山河